抗大的烽火弦歌传承不辍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2:19:00
我是一个出生在太行山脚下的孩子,从记事起就听老辈人讲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故事。大学毕业后,我成为一名基层党校的教师,也由此开启了我和抗大的缘分。
“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刚刚工作,当我面临课题选题的迷茫时,正是这首抗大校歌吸引我走进太行深山。鲜血浸染的大寨山、山石垒砌的抗大课堂、历经沧桑的红色老屋……身处浆水镇前南峪村,我的思绪总是不自觉地飘回那段荡气回肠的烽火岁月。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抗战最艰苦的岁月中,抗大总校按照党中央的指示,挺进华北敌后办学。1940年11月,抗大总校转移至邢台浆水一带,在此开展了两年零三个月的敌后正规化办学,并指导全国各分校改进工作,将抗大旗帜插遍祖国大地,创造了世界军事教育史上的奇迹。
由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抗大学员能够直接奔赴战场,给敌人构成了巨大震慑。1942年5月,驻华日军大批精锐兵力“铁壁合围”太行抗日根据地,妄图“四路合击”一举歼灭抗大。对于敌人的拉网式扫荡,抗大师生巧妙利用“利害变换线”,采取敌进我进、方向相反、擦帮而过的战法,及时跳出敌人包围圈。历经两个月的转战,抗大师生边战斗边学习,最终成功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经历风云激荡的烽火岁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是永不磨灭的丰碑。
抗大革命历史和红色基因传承,为思政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鲜活素材。围绕抗大选题,我开发了《抗大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让革命熔炉的火焰代代相传》两项思政课课题。备课期间,我通过多种形式搜集整理大量权威史料,挖掘典型故事,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抗大思政课教育质量。
除了课堂讲授,我还联合抗大陈列馆,对陈列馆及周边的抗大旧址村等红色资源进行整合,将思政课堂开到“小长征”路上、野外课堂、“抗大房东”小院里,更直观地再现革命历史场景,使学员们在现场体验中提升思想水平,同时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每年清明节,我都会参加抗大陈列馆组织的清明祭英烈活动,和老乡、中小学生、社会各界人士一起瞻仰抗大纪念碑、祭扫烈士墓、聆听革命故事、探寻红色足迹。
红色资源不仅是革命年代的见证,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一名党校教师,努力讲好这段历史,培养和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本报记者耿建扩、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闫丽静采访整理)
相关文章
-
抗大的烽火弦歌传承不辍
我是一个出生在太行山脚下的孩子,从记事起就听老辈人讲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故事。大学毕业后,我成为一名基层党校的教师,也由此开启了我和抗大的缘分。“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刚刚工作,当我面临课题选题的迷茫时,正是这首抗大校歌吸引我走进太行深山。鲜血浸染的大寨山、山石垒砌的
2025-04-04 02:19:00 -
红色文化点燃发展新引擎
游客在江西瑞金沙洲坝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参观。 杨友明摄/光明图片位于江西井冈山的“井冈红旗”雕塑。新华社发江西于都《长征第一渡》演出。本报记者胡晓军摄/光明图片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要把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继承和发扬好,教育引导广
2025-04-03 02:39:00 -
昌黎县龙家店镇开展国防教育进课堂活动
【来源:秦皇岛市人民政府_县区动态】为增强青少年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昌黎县龙家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积极行动,深入校园开展国防教育进课堂活动,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学习国防知识、树立爱国之志的热潮。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走进课堂,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为学生们带来国防知识讲座。课堂上志愿者借助图文并茂的P
2025-04-02 16:19:00 -
赵豫39幅作品捐赠上海中国画院,映出“辉光日新”
赵豫是上海中国画院为数不多的来自北方的画家,他的画作为海派绘画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苍茫与大气。2023年1月,赵豫因病去世。遵照其生前遗愿,家属将赵豫的39幅作品无偿捐赠给上海中国画院,这也是赵豫留给世间的最后一份礼物。近日,这份礼物化为于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启幕的“辉光日新——赵豫捐赠作品展”。从伏牛山
2025-04-02 11:14:00 -
闵行携手上海交大,这件事实现大中小贯通
3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思政与人文教育教研部、医学院学指委闵行综合办公室与闵行区教育局等共同主办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启动仪式暨王振义院士事迹嵌入“大思政课”教育范式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随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区校协同、学段贯通、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建立启动,闵行区与
2025-03-31 18: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