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科幻大会“科技创新与科幻文学创作论坛”在京举行,跨界对话探索科技与人文共生新路径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0:2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
3月29日,2025中国科幻大会“科技创新与科幻文学创作论坛”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一高炉成功举办。作为2025中国科幻大会的重要分论坛之一,活动以“协同共进”为主题,汇聚学术界、产业界、创作界的顶尖专家,围绕科技与文学的交融共生展开跨界对话,擘画中国科幻的未来蓝图。

本次论坛由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主办,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中国石油大学、全国少儿科幻联盟、爱与海(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书香文雅图书文化有限公司、《天天爱科学》杂志社、北京当红齐天国际文化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本次论坛主持人是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培养博士后陈若谷。
政策引领:科幻文学赋能科技强国
论坛上,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任包宏烈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实力的飞跃为科幻创作提供了丰沃土壤。她强调,科幻文学不仅是科技的预言者,更是创新的启蒙者,其核心价值在于以虚构的想象力叩击现实与未来的边界。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近年来通过组织举办“科普科幻作家回家”“科学与文学共筑新质生产力论坛”“AI语境下的文学创作与接受研讨会”等活动,以及在多项公共文学活动中设置科幻文学板块,推动科普科幻文学高质量发展,促进科幻文学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科幻作家王晋康在致辞中感慨,中国科幻已从“荒原耕耘”发展为“参天森林”。他认为,科幻的本质是用虚构的可能性照应现实的必然性,中国科幻正以东方哲学智慧,在科技乐观主义与科技悲观主义的对立中,为全球科技发展态势提供“第三条道路”——既赞叹技术威力,又警惕人性异化,为人类文明寻找更平衡的支点。

产学研融合:科幻驱动人才培养与科技突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广清以“跨界融合:科学创意写作赋能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为题,分享了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他指出,科幻作品中的能源预言(如《三体》中的核聚变飞船、《地火》中的煤层气开采)与科研实践的互动印证了想象力的重要性,倡议将想象力、创新力和责任感三位一体纳入高校的教育培养体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共建的“科学创意写作与传播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该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在跨学科融合领域的重要突破,通过整合工科教育优势与科幻创新资源,构建科技与人文协同发展的新平台。其旨在以科幻激发科学想象力,推动能源技术、科研创新与科学传播的深度结合,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和探索未来能源社会提供新路径。

AI时代:科幻叙事的挑战与突围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传播学院院长王峰聚焦“未来分布不均:科幻与人工智能”,剖析人工智能对科幻创作的冲击与机遇。他坦言,AI技术已能在1小时内生成30万字长篇小说,但其“效率优势”背后潜藏着认知差异与社会不平等风险。他带领团队即将举办AI文学大赛,以征集中长篇科幻小说为主,该团队制作的AI写作工具解决了长文本一致性的问题。在文学创作中,AI工具能提供新颖创意和独特视角,帮助创作者突破思维局限,王峰及其团队试图通过人机协作探索文学创作普及大众的新可能。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泰山科技学院教师、科幻作家杨平以“人工智能:人类想象力的新构件”为题,从教育实践出发,探讨人类思维接入人工智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它既能使人类的创造力大幅度提升,也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不均衡扩大。但杨平认为当下人们应该拥抱人工智能,先把它作为人类想象的一个构件,再期待它所提供的更多未来可能性。

战略合作与新书发布:构建中国科幻生态圈
为深化产学研联动,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与多家机构达成战略合作。
北京伽马星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巨鲸天空(北京)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三方联手举行“2025科幻中国行”主办方签约暨项目全国启动仪式。随后,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与星河绘梦、中电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博峰文化(北京)有限公司、海南壹天视界科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此番合作覆盖科普科幻文化传播、科幻影视、科幻动画、VR技术、科幻IP开发、科幻文旅新业态等领域,标志着中国科幻产业全链条生态建设的全面提速。合作聚焦“技术赋能”与“生态协同”,直指中国科幻产业三大升级:技术破壁——通过AI、VR、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打破创作与体验的物理边界,推动科幻内容从文本向多维表达跃迁;产业贯通——串联文学创作、影视制作、游戏开发、文旅落地等环节,构建“IP孵化-多元开发-商业变现”的完整产业链;文化输出——以科幻为载体,将东方哲学、技术伦理等中国叙事融入全球科幻话语体系,为世界提供文明对话的新范式。这些合作不仅是商业协议的签署,更是中国科幻走向“星辰大海”的启航仪式。





论坛期间,中国作家协会作家出版社发布了科幻新书《物换星移》与《少年冒险侠》。科幻作家、评论家朱宇清介绍,《物换星移》以星际文明战争为背景,探讨个体生命在技术洪流中的存在意义;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幻作家、动画编剧超侠则通过《少年冒险侠》系列,将生态保护、青少年心理等现实议题融入科幻冒险,传递“敬畏自然”的东方价值观。


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举行了聘任仪式,隆重聘任《新疆艺术》杂志社编审、一级科普作家李丹莉,温州无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潇,中国现代文学馆茅盾故居副研究员姚明,“薛定鹅阅读”创始人、科普作家仟俚,独立音乐人江寒为特聘研究员。

未来已来:科幻照见人文之光
论坛首场高峰对话中,在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培养博士后彭超的主持下,嘉宾就“DeepSeek驱动下科幻文学的破局与发展”展开讨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科幻作家刘慈欣坦言,AI写作已能生成逻辑严密的长篇小说,未来或取代模式化创作,但人性的复杂与情感的不可量化仍是人类作家的护城河。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副院长陈廷勇从量子科技视角提出,量子计算机的算力革命将重塑生命健康、能源转型等领域,而科幻作家可借此探索“沙漠光合作用”“意识上传”等超前命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星系宇宙学部主任陈学雷则结合“中国天眼”的探索,呼吁科幻创作与科研形成“双螺旋互动”,以更大胆的想象推动公众参与宇宙认知。
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指出,AI工具已渗透网文创作,但“爆款仍依赖人性洞察”。中山大学副教授王威廉表示,在人工智能带来的文明巨变时代,科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文科内部的变化,更是整个人类知识生产领域的根本性变革。通过科幻写作,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重新思考人类在新的文明巨变时代中的存在形式。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科普科幻传播研究所所长、编审徐扬科作为深耕出版领域的资深编辑,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对传统出版行业的影响。

第二场高峰对话以“科幻动画与VR的未来发展”为题,由科普作家、中国投资协会投资信息专委会科幻产业办公室主任翟雪连主持。中国电子集团中电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陆昀指出,VR电影技术已突破单眼4K分辨率、90帧高刷新率等关键指标,其沉浸式特性与科幻题材天然契合,未来或成科幻叙事新载体。星河绘梦董事长胡感华强调,VR科幻需分阶段发展,从短片向长片过渡,技术成熟将推动内容形态革新。星河绘梦导演姚鹏博认为,科幻动画应立足文化内核,技术赋能可突破传统视觉边界,但需平衡奇观呈现与观众代入感。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幻作家、动画编剧超侠提出,VR与动画的深度融合需以原创剧本为核心,跨界合作将孵化更具想象力的IP。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资深科幻杂志编辑、科幻编剧、科幻作家付国丰则提醒创作者需确保科幻设定与制作可行性的匹配。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科幻作家刘慈欣预测,未来电影或全面动画化,AI技术将模糊真人影视与动画的界限,而VR的多视角叙事特性将为科幻提供全新表达空间。嘉宾一致认为,中国科幻动画与VR的突破需依托技术创新、文化深耕与产业协同,方能在全球视听领域开拓“星辰大海”。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在发言中强调,科幻应成为“文明对话的媒介”,中国科幻应构建“东方未来主义”,以“夸父逐日”的执着探索技术浪潮中的人文价值,并通过发掘青年创作者、推动跨界实验,将当代科幻文本铸就为未来文化遗产。他呼吁作家直面“算力统治时代”的终极追问——当记忆可编辑、宇宙趋热寂,诗歌与爱情是否仍是文明的基石?在技术狂飙的征程中,科幻文学需要以诗意探索为人类精神注入永恒力量,书写一部科技与人性交响的中国科幻史诗。

2025中国科幻大会“科技创新与科幻文学创作论坛”在思想交锋与创意碰撞中圆满落幕。本次论坛深入探讨了科技与文学的深度融合路径,不仅是一次跨界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坚守与叩问。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科幻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构建中国科幻话语体系、推动科技与人文共生提供了坚实支撑。展望未来,中国科幻将在科技与诗意的交响中继续书写壮丽篇章,为世界呈现更多具有东方智慧与全球视野的科幻佳作。
相关文章
-
二十四节气|清明
图片由AI生成排版/孟子雨来源:北京号作者:北京汽车博物馆
2025-04-04 21:15:00 -
女性科幻视野下的人文宇宙
作者:艾翔 青年评论家、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不出意外,我们即将迎来又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许多人已经按捺不住对未来进行着天马行空甚至不切实际的幻想,期待着从现实生活中挣脱出来,飞向想象中的乌托邦世界。然而一旦放弃刻意的美化,未来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恐怕能比贾煜在《星核密语》一书中的思考更为细致的
2025-04-04 10:13:00 -
洪恩上涨2.28%,报2.24美元/股,总市值1.17亿美元
4月4日,洪恩(IH)盘中上涨2.28%,截至03:07,报2.24美元/股,成交1.42万美元,总市值1.17亿美元。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洪恩收入总额9.22亿人民币,同比减少9.42%;归母净利润9858.9万人民币,同比减少45.5%。资料显示,洪恩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科技益
2025-04-04 03:17:00 -
洛阳,搜索量第一!
好消息!据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洛阳成为全国“复原妆造”搜索量第一的城市清明小长假即将来临,美团旅行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旬以来,洛阳“复原妆造”搜索量同比上涨213%。洛阳成为全国“复原妆造”搜索量第一的城市,其次为西安、苏州、北京、杭州。一位从上海来洛阳的00后游客方女士表示:“复原妆造与洛阳的牡
2025-04-03 22:34:00 -
一周碳要闻:半年时间,4大氢能愿景基本实现(碳报第141期)
正文一、双碳要闻A、政策速递1.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印发《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4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等6部门《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公布。该方案指出,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力争到 2030 年,热泵生产制造和技
2025-04-03 18: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