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良田保丰收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21:30:00

清明时节,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南堤村的麦田里,青年农民史江正用遥控器指挥着无人机给麦苗施肥。“飞行速度6米每秒,喷幅4.5米。现在采用无人机施肥,效率比过去纯人工提高了几十倍。”史江说。
“这里过去都是盐碱地,粮食亩产只有两三百斤,县里这些年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解决了土地的压碱增肥问题,还配齐了各种耕种设施,耕地、施肥、打药、收割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加了一倍以上,大伙儿种粮的底气更足了。”沧县南堤村党支部书记袁振强告诉记者。
南堤村盐碱地变身高产田,是河北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河北坚持以产粮大县及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重点,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截至目前,河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400万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9%。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理顺推进机制是关键。河北不仅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入乡村振兴、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内容,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以奖代补”项目,支持各类农业主体参与建设,其中仅2024年就立项实施60万亩,有效解决了全省耕地的碎片化、质量下降和设施不配套等问题。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综合配套非常重要。河北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中坚持水、土、田、林、路、电等措施综合治理,全面构建“田成方、路相通、林防风、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生产体系。通过这种一步到位的治理,全省耕地利用率提高3%以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10%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下降10%以上,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至20%。其中,作为小麦主产地的邢台市任泽区,紧贴农业科技发展前沿,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截至2024年末,建成高标准农田36.8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80%以上。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有效管控不可或缺。河北通过制定农田建设项目管理细则和质量管理、项目监管、竣工验收等制度,构建全环节监管体系,并应用综合监测平台,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立项、实施、验收、使用等全过程信息上图入库,实现“有据可查、全程监控、精准管理”。通过全力促进、全面管控,河北高标准农田规模实现稳定增长。(记者宋美倩)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裴红川
■校对/韩妮、赵润泽
相关文章
-
衡水中学发布声明
4月11日晚,河北衡水中学发布声明:近日,该校接到群众反映,个别机构或者个人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冒用学校名义进行招生宣传,甚至向考生及家长收取费用并作保证入学等虚假承诺,对学校声誉造成严重影响。对此,该校严正声明:一、该校严格遵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招生政策规定,严格按照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
2025-04-12 10:31:00 -
冀时评 | 科技创新券2.0助力河北向“新”而行
在时代的滚滚浪潮中,科技创新已然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动力。作为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河北科技创新券政策通过“先使用后补贴”的机制设计,将政府补贴转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触手可及的创新资源,有效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大大激发创新活力,让“创新之花”在燕赵大地处处盛放
2025-04-11 19:38:00 -
故城警银联动共筑反诈防线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本报讯(通讯员王思敏)近日,故城金融监管支局联合公安部门建立健全警银联动工作机制,全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强化警银协同,充分利用公安部门拥有强大侦查手段和海量数据资源的优势,以及金融机构掌握资金流向的优势。做好信息共享,及时互通可疑账户、交易信息,织密反诈的“防护网”
2025-04-11 12:18:00 -
建好良田保丰收
清明时节,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南堤村的麦田里,青年农民史江正用遥控器指挥着无人机给麦苗施肥。“飞行速度6米每秒,喷幅4.5米。现在采用无人机施肥,效率比过去纯人工提高了几十倍。”史江说。“这里过去都是盐碱地,粮食亩产只有两三百斤,县里这些年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解决了土地的压碱增肥问题,还配齐了各种耕种
2025-04-09 21:30:00 -
私人无人机莫去!重庆警方发布观看无人机灯光秀安全提示
2025年4月起,重庆正式启动“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常态化展演,全年90场次演出将点亮两江四岸夜空。首场正式展演定于4月19日20:30,3000至5000架无人机将动态演绎山城立体景观。4月8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获悉,针对无人机灯光秀常态化展演,重庆警方发布了相关安全提示,
2025-04-08 1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