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家央企发声!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2:41:00
随着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数据资源越来越多,这些数据蕴含的价值潜力巨大,企业对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日益增强。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测算,数据流动对各行业利润增长的平均促进率在10%左右,在数字平台、金融业等行业领域可达32%。
近年来,有关部门鼓励企业充分开发和利用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或合法获取、持有的数据,培育充满活力、繁荣发展的数据产业生态。同时,发挥中央企业的带头作用,打造更多企业数据开发利用标杆。4月2日,国家数据局举办“数据价值化 我们在行动”新闻发布会,五家中央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各家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做法。
中国电信:数据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
“中国电信具备海量多源数据优势,通过持续加强企业数据和外部数据汇聚,数据湖存储量超600PB,形成了海量多源数据底座。”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黄智勇在发布会上介绍,围绕业务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该集团在企业数智化转型的重点应用上取得显著成效。打造了“星海大数据”服务体系,面向金融、文旅、政务等多个行业释放电信数据价值;融合利用网络资源数据、网络感知数据和历史投诉数据,主动修复客户感知;基于云网能耗数据,构建智慧基站、机房节能等应用,2024年累计节省电费6.4亿元,减少碳排放50万吨。
数据是训练和优化人工智能模型的核心要素,人工智能的发展加速了高质量数据集的价值释放。黄智勇举例表示,面向教育、交通、文宣等行业领域,集团联合用户共同打造了99个行业数据集,涵盖语义、语音、图像、视频等类型,合计超11TB,推出50余个行业大模型,服务1600余家行业用户。例如,通过知识库和工单数据打造的星辰政务热线大模型,已在上海等地的12345市民服务热线应用,一次性解决率提升30%,派单准确率提升15%。
中国海油:通过数据治理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俞进介绍,为更好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赋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该集团充分发挥产业链完整、一体化管控的独特优势,扎实推进数据治理工作,形成了从全域信息感知到深度数据治理的“知行合一”新路径。
一是致力全域信息感知,依托340多座海上生产设施、8600多公里海底管道及400余艘作业船舶构建海洋立体感知体系;依托海缆、卫星、微波、散射等技术打造国内全海域立体化高速数字基础设施,海洋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规模及用量和千兆级以上超视距海陆无线通信规模及带宽容量均居全国第一,在复杂海况下的数据传输、边缘计算支持、应急通信保障等方面行业领先,打造了“空天地海”全域感知能力。
二是发力深度数据治理。针对行业“点多面广链长、协同共识偏弱”等共性问题,创新构建了“决策统筹、业务协同、基层支撑、服务保障、技术赋能”的五位一体协同治理体系,通过深度解构海洋油气工业本质规律,构建起海油特色数据治理标准化体系,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精准映射,依托业务和技术专家,打造集自动采集、云端存储、分域治理、集成服务于一体的企业级数据共享平台,推动业务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数字化、数字模型化,有力支撑协同研究、协同设计、业财一体化、智能油田等应用场景数据分析应用。
中国节能:数据要素助力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杜乐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打造了环境数据感知+数据融合+可信流通+云服务应用的绿色低碳数据价值链服务体系。基于感知设备研发能力打造的环境要素、碳排放等数据智能感知终端产品体系,集成数据管理、算法管理、设备管理、通用技术等平台级能力和集成开发工具集,着力打造服务行业的数据可信流通基础设施和模型共享服务平台。截至目前,集团建设和服务的平台汇集的数据量超过70T,构建模型集60余套,挖掘典型应用场景近50个,正在应用于生态环境部门远程执法、企业主动环境合规管理等场景。
据了解,中国节能正在将绿色低碳数据应用于绿色资产管理、可持续信息披露、绿色金融数据服务等更多跨领域场景。比如,在邯郸积极推动企业绿色账户建设,携手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企业绿色评级和绿色账户创新,通过采集和分析企业在能源、资源、环境、低碳、生态等方面的行为数据,对企业绿色资产进行估值,对企业绿色绩效水平进行精准画像,并将综合评价结果应用于绿色金融、招商引资、环保管控等方面。目前,已率先为邯郸的钢铁、焦化、炭素三大行业共57家企业建立绿色账户,开展排放权、排污权等绿色权益的试算建档,潜在价值超过100亿元。
国家能源:数据成为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
数据要素是推动能源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跃升的核心动能,是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
在生产方式变革上,数据已成为推动国家能源集团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引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丁涛举例介绍,在煤炭领域,基于设备运行历史数据与知识库,自主研发了煤炭工业设备综合诊断运维大模型,覆盖27类关键设备,实现故障预警准确率超90%、诊断准确率超85%。这一模型使设备检修从“被动计划”转变为“主动维护”,设备综合寿命提升20%,年检修成本降低15%,为煤炭行业提供了“减人、增安、提效”的标杆范例。在风电领域,为推动“源网荷储”动态协同,集团开展了面向多运营主体的新能源“一区域一集控”建设,实现了全球最多机型的风机全要素数字化管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集约化管理。
在生态培育变革上,数据作为信息和知识的数字化载体,为国家能源集团创造了全新的价值空间,促进了外部业态创新与多产业融合。比如,在水电领域,目前中小水电站在全国水电站中占比超过99%,针对中小水电站面临的转型难题,该集团在“云上水电”推出了SaaS服务模式,外部水电企业可通过订阅按需使用气象预警、经济运行等76项数据服务。通过接入平台,首批试点水电站数字化转型建设整体投资成本较常规方式节约三分之二,年运维成本下降40%,日水情预报精度提升5%,设备等效可用系数提升5%,水能利用率提升3%,有效提升了中小水电企业精细化管控水平。
中国电科:数据驱动行业由“试验试错”向“数据推演”模式演进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龚永恒介绍,该集团自主研发了可信数据空间产品,集成身份认证、数据治理、数据安全合规控制、数据查证追溯等核心功能,支撑数据“可用不可见、可用不可存、可控可计量”。集团整合视觉、音频、X光、毫米波等全域感知手段,搭建“超级感官”,突破单一传感探测能力瓶颈,通过积累的海量物联传感数据和研发的大模型算法,训练具备强大泛化能力的“物联感知大模型”。在此基础上,搭建了高效灵活的大模型应用体系,通过创新优化模型部署技术,依托AI开放平台接入全域物联设备,实现端、边、云丰富产品部署,打通物联感知数据汇聚与模型下发的双向通路。
在应用方面,以能源行业为例,传统煤质检测存在流程复杂、风险大、效率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痛点,该集团联合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研发了“融合光谱煤质快检技术”,构建了超10万组高质量光谱煤质数据集,运用多维感知、双模态神经网络算法、AI模型等主核心技术,大幅提升了检测效能:检测时间由8小时锐减至2分钟,检测能力由1克提升至1000千克以上,复杂煤种通过率从60%提升到100%,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煤炭快速、准确、无损检测的大规模应用。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徐贝贝 编辑:云阳 邮箱:fnweb@126.com
相关文章
-
无棣:乡村卫生室“焕新升级” 智慧设备打通诊疗“最后一公里”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4日讯 随着无棣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全县村卫生室正经历一场“焕新升级”——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康复理疗仪等一应俱全,部分中心村卫生室还增设了中医阁和健康教育室等,室内布局合理,各功能区划分清晰,人员配备齐全,就医环境有了极大改善。无棣县李家楼村卫
2025-04-04 15:41:00 -
扬州龙川能源装备申请无缝钢管加工用压瓦机专利,避免钢管因压力端口向内萎缩
金融界2025年4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扬州龙川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无缝钢管加工用压瓦机”的专利,公开号 CN 119747479 A,申请日期为2025年3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无缝钢管压瓦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缝钢管加工用压瓦机,包括横压机构、安装在横压机构上
2025-04-04 12:32:00 -
广汽集团20年来首次亏损,2024年汽车销量同比下降20%
IT之家 4 月 3 日消息,广汽集团上月底发布了 2024 年度报告,全年合并口径营收 1078 亿元,同比下降 17%;归母净利润为 8.24 亿元,同比下降 81.40%;归母扣非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 43.5 亿元,同比大跌 221.8%,是广汽 20 年来首次出现亏损。广汽集团 2024
2025-04-03 10:26:00 -
从一场沪上日企交流会,看外资企业集聚的“成都现象”
出品 |天府观察使(中访网旗下品牌)作者 | 方 淓3月28日,在上海举行的“投资成都”沪蓉樱讯 携手共赢交流会上,20余家在沪日资企业与成都有关部门负责人展开交流对话,探讨合作新机遇。通过此次交流会,不仅提振了日资企业对蓉投资信心,更折射出这座西部城市对外资企业的独特吸引力。1外资企业集聚的“成都
2025-04-03 10:14:00 -
万亿级巨头携手!拟打造万座换电站
记者4月2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今天在北京签署产业与资本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全面深化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以“产业合作+资本合作”的方式,携手构建全国换电网络生态和标准建设,统一管理运营换电资产,今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未来共同致力于建设10000座换电站目标,推动
2025-04-03 0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