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浙江小县城,7个月跑出一家上市公司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6:34:00    

「产业带计划」是由36氪发起的深度内容专题,去年我们陆续走访了深圳、常州、合肥、成都等多个城市。2025年我们将继续走进中国一线产业带,以实地走访、企业对话、行业观察研究等方式,记录产业变迁,深度连接创新项目、链主企业、机构和地方政府,共同探索产业的未来。

文 | 张冰冰

编辑 | 阿至

沪杭线高铁从上海虹桥站开出,23分钟后,就会停靠在第一站——嘉善。这是一个隶属浙江嘉兴的县,因为有着比一线城市通勤时间还短的高铁交通、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发展政策,这里成为了浙江接轨上海的“第一站”。

嘉善南高铁站不算起眼,与中国大多数县城并无二致。初来乍到可能还没适应这样的都市景观落差,毕竟20分钟前,人们还在上海虹桥的COACH门店里跟导购询问这一季的新款。

但从嘉善南站出发,开车不到5分钟,“上海人才创业园”几个大字和背后的玻璃大楼就占据了绝大部分视线,带出另一幅城市面貌:门面堪比酒店的现代化厂房、水乡洋房式的配套小区、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博物馆……嘉善的发展路径和接轨效果逐渐展开。

嘉善博物馆

与上海接轨的“快”,是嘉善的先天优势。嘉善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溢出,“补位”上海企业发展需求,目前,嘉善约90%的引进项目与上海相关,逐渐形成“总部在上海,制造服务在嘉善”、“创意在上海,孵化转化在嘉善”的产业协作体系。

从发展成果看,嘉善在2024赛迪百强县名单中排名第53位,在全国进入研究范围的1800多个县域经济体中已属佼佼者。但把这一成果放到长三角地区,浙江千亿县城就有33个,嘉善2024年GDP是958.3亿元,数字在其中并不算亮眼。

然而早在12年前,嘉善就已经成为全国唯一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3年前,成为全国唯一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这显然不是简单的数字衡量,也不仅依靠经济发达地区的溢出效应。

嘉善产业转型的“快”,提供了另一个观察维度。从依赖木业家具、五金机械、纺织服装产业等“老三样”产业,到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嘉善实现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快速转型。

其中,2020年,嘉善在生物医药产业引进云顶新耀项目,创造了当年3月签约、5月出资、10月上市、12月开工的“嘉速度”,云顶新耀也在落地后成长为市值超百亿港元的生物制药公司。

这是一个为人称道的案例,但我们更希望挖掘高光时刻的之前和之后,以此看到更多嘉善产业发展的切面:背靠地理位置禀赋,嘉善做对了什么?跳出先天资源优势,嘉善还做了什么?

7个月跑出一家上市公司

云顶新耀由康桥资本于2017年孵化投资成立,最初以“License in”(许可引进)为商业模式,专注于创新药和疫苗研发、临床开发、制造及商业化。

在企业厂房林立的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云顶新耀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名片。初入云顶新耀园区,帆船造型的办公和实验楼不像印象中的“工厂”,更像一线城市的“大厂”,实验室藏身其中,与办公室就隔着一层玻璃。外部是多个管线生产车间和动物房,由布局严谨的管道设备相连接。园区整体占地面积约86亩,相当于8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云顶新耀办公区

而在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空白。伴随厂房从无到有,云顶新耀也经历了曲折向上的一段发展历程,与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携手共进是其中最重要的注脚,一切的开始还需要回到2020年。

当时,云顶新耀手握8款具备良好市场前景的临床候选药物组合的产品管线,覆盖肿瘤、免疫学、心肾疾病及感染性疾病。要更往前一步的发展,核心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候选药物的临床试验及备案登记等,都依赖于资金、政策和厂房,一切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承载地并成功上市。

彼时,嘉善同样在寻找合适的新兴产业项目。“传统产业已经发展了二三十年,到了一个发展瓶颈,有一部分也是已经做过好几轮的转型升级了,再通过老产业去做提升,其实也很困难。”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炜骏介绍道,嘉善走访了上海、苏州等工业园区,发现高附加值的产业几乎都绕不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根据自身资源基础,嘉善将新兴产业的方向定在了: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

其中,生命健康领域细分板块众多、研发投入大,嘉善需要找准发展的发力点。传统小分子药在国外已发展多年,涉及专利垄断,很难创新突破;医疗器械类嘉善已有涉足,但利润和转化周期还需提升;而创新药是一个全球百花齐放的赛道,国外没有达到绝对领先,国内起步尚属早期,靶点式治疗相比化疗放疗等传统手段也更有优势。

创新药项目的引进成为了最优选,李炜骏坦言“传统小分子药竞争很激烈,大部分专利集中在国外巨头手中,但大分子药国内外大家的基础都差不多,我们是有机会的,所以我们也一直想要去找这样的标的,但说实话这样的项目并不好找。”

一边是亟需产业转型的区域,一边是手握产品寻求落地生产的潜力项目,康桥资本成为了中间的桥梁。作为亚洲最大的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康桥资本主要从事孵化运营和并购型投资,一手孵化了云顶新耀,同时也与全国各区域政府建立了广泛联系。

在康桥资本的推动下,云顶新耀在嘉善落地的项目放上了谈判桌。

云顶新耀最初的计划总投资规模在百亿级别,而2020年,嘉善的GDP为655.77亿元、财政总收入117亿元,这显然不是一个能轻易促成的事情。“像云顶新耀这么大体量的生物医药企业,传统做法给多少政策可能谈落地都很艰难,那我们就换个思路。”李炜骏介绍道。

“基金+股权+项目”的创新模式成为突破口:政府与基金投资机构合作,借助产业基金对产业的敏锐“嗅觉”,通过股权投资形式,解决高科技企业在研发阶段的资金需求,最终完成项目招引,撬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这种模式,在今天国资和产投主导的时代,释放出了更大的优势。

通过股权投资的形式,嘉善和康桥资本成为了云顶新耀的大股东。从传统的招商项目,变成了更紧密的合作伙伴,新的合作效率也在酝酿。

当时参与项目落地的人员,对一个环节印象深刻。厂房的建设通常会涉及水、电、环保、消防等各个部门的审批许可,云顶新耀厂房的主要业务领域之一是mRNA平台,其设计和建造更是需要符合中国GMP法规要求、WHO的PQ标准,同时满足高标准的无菌和排布划线要求。流程的复杂度增加了建设难度和时间成本。嘉善经开区为云顶新耀成立了专班,听取企业诉求,与企业共同推进项目建设,从2020年底厂房开工,到2022年正式投入运行,只用了2年的时间,一期工厂就实现了试生产。

优越的区位依然是加分项。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非常依赖专业人才,除了接轨上海第一站,嘉善还地处浙苏沪三省市相向融合发展的核心区,通过相关人才政策,可以吸纳周围的人才来到嘉善。据悉,云顶新耀有一部分员工来自嘉善,也有很多专业人才家在上海、苏州、杭州甚至无锡,嘉善成为一个很好的位置点,帮助企业保留在江浙沪的人才。

2020年3月,云顶新耀项目签约落地嘉善,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一期投资4.05亿美元,完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超100亿元。当年10月,云顶新耀在香港上市。

回过头看,这也是一个抓住了时代机遇的故事。各方都表示,无论是资金规模还是推进速度,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都很难再复制。在时机选择上的果断和坚决,让云顶新耀抓住了发展的窗口,也让嘉善在生物医药产业落下了重要的一子。

在不确定中把握确定性

创新药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个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产业,而创新药的招引落地,更是放大了这一特性。

License in的研发方式,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考验。不同阶段创新药引进的费用不一样,越早引进前期付出得少,但后期面临的风险也会更大。这非常考验一家公司的专业能力,包括BD能力和风险把控能力,选靶点、选赛道、选治疗领域的能力。

同时,初创型创新药企业需要在研发阶段耗费大量时间资金,很多企业可能会倒在临床阶段,让早期项目招引后的落地发展充满未知。李炜骏回忆:“我们当时选定云顶新耀这个项目,原因之一就是它在海外已经开展临床了,有几个比较重磅的药,同时也有比较强的资本支持,和初创企业不太一样,我们可以更快进入到产业化这一步。”可以说,企业的专业实力、政府的政策支持,共同为创新药的成长提供了确定性的保障。

然而2022年,最大的不确定性出现了,生物医药行业进入“寒冬”,港股整体震荡。

在这个大环境之下,生物药企都在扩大管线和回笼现金流之间挣扎。康桥资本挥刀,为保住基本盘,云顶新耀将一手引进的重磅肿瘤药物Trodelvy的独家权益退回给了卖方,这是云顶新耀耗时一年排除万难买入的管线,曾成为其市值的核心支撑力。

这一消息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云顶新耀股价应声下挫。

对嘉善来说,重点引进项目出现大幅股价波动,这本应是个“心惊肉跳”的时刻,但在回忆时李炜骏描述得很平淡:“云顶新耀当时属于断臂求生,卖掉Trodelvy回笼一部分资金,保住另外两款药的管线流程。”

从项目招引和投资的经验来看,哪怕是成熟项目的落地,也存在一定风险,但李炜骏表示,嘉善依然有确定的信心:“企业就在我们当地,我们交流也比较多。最重要的是,我们是以重要合作伙伴的角色,深度参与到云顶新耀的经营成长中,心里有数就不会慌。

事实证明,云顶新耀的策略奏效了,两款重磅新药——“全球首个氟环素类抗菌药物”依嘉®、“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都在2023年获批上市。云顶新耀最新财报显示,耐赋康®2024年5月在中国大陆商业化上市、2024年12月被纳入医保,2024年销售收入达3.53亿元,同比增长1581%。依嘉®目前覆盖医院扩展至300家核心机构,2024年销售收入3.53亿元。两者合计贡献超过7亿元销售收入,直接拉动云顶新耀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61%,实现商业化层面盈利。

云顶新耀赢得了扭转局势的机会,进一步升级“引进+自研”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自研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

云顶新耀位于嘉善的自建工厂具备多种规模的mRNA产品GMP生产产能,2021年以来,云顶新耀的mRNA平台成功地通过了临床验证,致力于肿瘤治疗性疫苗的自主研发。

2025年3月,云顶新耀宣布,其研发的首款新型mRNA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完成首例患者给药,标志着该疫苗从实验室研究向临床应用迈出了坚实一步,表明云顶新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肿瘤新抗原AI算法系统和mRNA技术平台已成功进入人体试验阶段。

同月,云顶新耀启动伊曲莫德(VELSIPITY®)位于嘉善工厂的生产建设项目。伊曲莫德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嘉善工厂将利用现有P1车间一楼的2200平方米空间进行GMP改造装修,并引入世界领先的片剂生产线,预计正式投产后伊曲莫德的年产能可达5000万片。

云顶新耀嘉善工厂

嘉善的生物医药产业也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站稳脚跟。截至2023年10月底,嘉善成功引入康爱生物、神畅医疗等60家医药企业,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取得资质的医药生产企业38家,科创板上市企业1家,企业数同比增长66.7%。

这个充满考验的时刻,更能看到嘉善能取得发展的原因:勇于创新又踏实务实。

一个细节是,云顶新耀项目一期投资4.05亿美元,计量单位变化的背后,是跨境并购项目要涉及的一系列ODI审批(境外投资备案)。而对于从未操作过ODI的嘉善来说,更难的是“一片空白”。李炜骏直言:“知道难点我就去解决了,更难的是都不知道难点在哪里。”但嘉善还是坚定地踏出了面对空白的一步。

这或许也在回答那个问题:为什么众多县域里,嘉善成为了那个发展样本。

县域经济的“耐心资本”

在嘉善,不同类型企业园区,就像不同发展阶段的缩影:梦天木门、TATA木门等传统企业园区规模大,是当地发展的经济支柱;浙江长盛滑动轴承、格林策巴赫机械等企业园区,是印象中的工业厂房风格,承载着制造业发展的印记;云顶新耀、兰钧新能源等企业园区,已经向现代化发展,简约而大气。

兰钧新能源

多种产业类型的融合,呈现了嘉善产业发展的转型思路。

产业升级相当于要给经济发展换引擎,是一场涉及面广、充满未知的变革。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合肥投资式招商的故事被放大之后,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被压缩到了一个期待很高、时间又很紧的节奏上,在焦虑和冒险的刺激下,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动作容易变形。

保持定力,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企业发展有市场规律,有合适的标的我们也会引进,但产业的发展还要靠产业自身的动力。”李炜骏表示,产业发展是理想和现实并行的:“传统企业虽然创新力上不如新兴产业,但营收利润稳健,是经济的压舱石。新兴产业无论是生物医药还是集成电路,都需要培育时间,短时间内很难创造可观的收益。两者需要科学搭配。”

科学的发展思路之外,一切还需要交给时间。

以生物医药产业已颇具规模的苏州为例,2007年,在苏州一片稻田和荒地的独墅湖边,被称为“生物湾”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开园,时任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的杨建中在媒体采访中回忆,“当时的工委书记整天追问我,这些企业什么时候爆发?”他回答,10年。

经过10多年发展,这里才终于成为江苏医药创新的第一梯队,园区内20余家企业陆续上市,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相比而言,嘉善生物医药产业和云顶新耀都还在起步期,双方一致看到,距离生物医药产业“爆发”还有一段距离。

医药产业具有特殊性,举例来说,企业需要拿到药品生产许可证C证,才能够和拿到药品生产许可B证的企业进行合作,这无形中让合作门槛变高,产业融合也更需时日。但嘉善一直坚持做正向的探索,在引进生物医药企业时,依然会推荐企业和云顶新耀建立联系。比起立竿见影的建设效果,更关键的是始终保持做正确的事。

科学的发展观念、优越的体制机制、理性的创新方式,多方因素成就了嘉善的发展蓝本,由此放眼整个江浙县城,众多县域发展的“块状经济”催生了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海宁的皮革、义乌的小商品、丹阳的眼镜……都在细分产业中做到了行业天花板,甚至走出国门。

而专业市场的繁荣,又反过来推动“块状经济”的进一步壮大,使得“江浙县城”成为独具特色的发展代名词,共同构筑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根基。

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嘉善的产业发展始终在路上。与云顶新耀同一年落地的兰钧新能源项目,三期施工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达产后新增年产值将超500亿元,将推动嘉善新能源产业加速迈向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不确定性弥漫的当下,未来的道路或许不会如以往明确,但科学发展的底色、创新务实的精神将铺设出一块块坚实的踏脚石,一路通向发展的方向。

36氪未来产业

「36氪未来产业」持续关注城市发展、产业转型和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寻求报道可邮箱联系wangfengzhi@36kr.com或扫码联系作者。

此外,今年36氪正式推出《36氪企业投资指南内参》,依托在经济圈产业群、区域重点推进规划与招商领域的深厚积累,36氪通过提供深入详细、更为及时、独家专有的全面信息服务,为政府部门提供高效、精准的产业项目内参;助力项目方匹配产业资金、链接关键人脉、快速融入新的产业生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36氪未来产业”,作者:张冰冰,阿至,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

  • 股市特别报道丨金价迭创新高 相关基金大涨后提示追高风险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詹钰叶国际金价近来屡次刷新历史新高,相关黄金基金大涨。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因此多次提醒投资者注意“追高风险”。业内认为,黄金中长期仍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今年一季度,COMEX黄金价格上涨近20%,创下自1986年以来最佳季度表现。进入4月后,COMEX黄金再度刷新历史纪录,创

    2025-04-06 18:33:00
  • 生于1991年的温萌萌,处级新职明确

    生于1991年的温萌萌,处级新职明确来源/政事儿 山西临汾经济开发区微信公众号近日报道显示,温萌萌已任临汾市项目推进中心主任。温萌萌(资料图)公开简历显示,温萌萌,女,汉族,1991年2月生,研究生,中共党员。温萌萌是北大2016届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通过选调到临汾工作,曾任临汾市委组织部三科三

    2025-04-06 15:14:00
  • 小牛电动的科技标签旧了

    来源:创业最前线出品 | 创业最前线作者 | 魏帅编辑 | 冯羽美编 | 倩倩审核 | 颂文骑小牛电动车五年的小飞(化名),突然发现身边关于小牛品牌的“差评”变多了。同一系列的车型,一聊起驾驶的体验,就会有人说“电池不禁用”“续航短”“小毛病不断”,有时冬天还会停在半路。每当这时,小飞就觉得仿佛跟朋

    2025-04-05 19:41:00
  • 宜春铜鼓县东浒森林水世界将于6月1日试营业

    宜春又要新添一水上世界了近日铜鼓县三都镇东浒村有一处集山水风光与生态游乐为一体的避暑胜地正在加速成型据悉,东浒森林水世界作为东浒景区二期核心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目前已完成70%工程量,将于6月1日开启试营业,为赣西地区夏日旅游市场再添爆款。该项目由东浒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江西东浒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025-04-05 14:40:00
  • 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按下“加速键”

    【来源:芜湖市人民政府_政务要闻】□记者 李贾 实习生 徐秀薇住宅老旧小区电梯更新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已被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芜湖市首批纳入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更新的老旧电梯共500多部。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实现检验效率与质量安全的双重突破,为全市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按下“加速键”。“额定载

    2025-04-05 14: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