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家具卖场成4A级景区,“文旅+百业”风光无限好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7:22:00    

原标题:家具卖场成4A级景区,“文旅+百业”风光无限好

丁慎毅

在广东佛山,一个家具卖场居然是国家4A级景区——据4月7日央视新闻报道,在“中国家具商贸之都”的佛山顺德乐从镇,坐落着被评为4A级景区的国际家具博览中心,还有一条延绵十余里的家具卖场长街,不仅国内博主纷纷打卡,外国游客和客商也络绎不绝。

在传统认知中,旅游景区多是自然风光或历史遗迹,而家具卖场成为国家4A级景区,令人好奇。这里通过场景化陈列、设计美学展示、定制化服务,将购物转化为生活方式体验。这种模式下,游客既是消费者,也是产业文化的参与者,双重身份、多种体验,放大了文旅的附加值。

这一现象背后是产业实力的彰显,更是“文旅+百业”融合的生动实践。它打破了文旅资源的传统边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体验经济”可以重构消费场景,产业生态也能成为新的风景。

具体看,佛山家具卖场向中外客商展示了其全产业链的震撼性规模,具备了“景区”的吸引力。延绵十里的家具长廊、300万平方米的展销空间、420个足球场规模的产业景观,本身就是工业化时代的奇观。游客在这里不仅能选购商品,更能直观感受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体验“中国制造”的磅礴生命力。这种“产业旅游”模式,将生产、销售、文化体验融为一体,类似德国奔驰博物馆或荷兰鲜花拍卖市场,让经济行为本身成为文旅资源。

家具卖场成4A级景区的典型案例,为“文旅+百业”开拓了思路。比如,产业是文旅的根基。浙江义乌小商品城、江西景德镇陶瓷工坊等,都是产业与旅游共同发展的典范。又如,体验设计是关键转化器。单纯的产业集聚未必能吸引游客,而通过动线规划、互动项目、文化赋能等或可提升“可游性”。此外,要用品牌IP强化辨识度。“有家就有佛山造”的产业IP,通过政企联动形成集体品牌效应,类似“瑞士手表”“巴黎时装”,让地方产业与文旅形象相互赋能。

近年来,从菜市场成网红打卡地,到许多外国人打卡进中国社区,再到“下沉式旅游”“乡村旅游”兴起,当代文旅业正在呈现多元格局。只要坚持求新求变、提质增量的思维,精心治理、善于创新,处处都可成景区——当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游客追求的就不仅是打卡景点,而是差异化体验。

因而,在独特性、故事性和参与性等方面做好文章,大到一座城市,中到一个产业园区,小到一个社区或菜市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具有“泼天流量”的文旅爆点。期待在“文旅+百业”的不断探索下,未来会有更多“烟火气”转化为“风景线”。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相关文章

  • 梁玉嵘艺术工作室在佛山揭牌,助力曲艺传承更“有戏”

    4月15日,广东省文艺名家梁玉嵘艺术工作室揭牌仪式在佛山古镇文化展厅举行。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陈建华、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卢立湃等领导出席活动。广东省曲协专职副主席宋枭楠宣读了中国曲艺家协会发来的贺信。粤语相声泰斗黄俊英向梁玉嵘艺术工作室赠送题词,笑谈与梁玉嵘“亦师亦友”的深厚文艺情谊。梁玉嵘艺

    2025-04-15 21:35:00
  • 视频|有望补齐会展区配套短板!琶洲南大型综合消费新地标崛起

    Transparency4月15日,记者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在第137届春季广交会开幕之际,广州琶洲南区一处大型综合消费新地标建设迎来关键进展。由保利集团承建的琶洲南区留用地补偿安置物业项目(简称“琶南项目”)已全面封顶,这一总建筑面积约35.3万平方米的建筑群,预计最早一批复建物业将于今

    2025-04-15 19:15:00
  • 2025年“乐东万冲·全国最早熟荔枝”开采节启幕

    【来源:海南省文旅厅】4月13日,备受市民游客期待的2025年“乐东万冲·全国最早熟荔枝”开采节暨海南乐东热带农产品展销品鉴会在万冲镇友谊村盛大启幕。活动现场,海南省荔枝产业技术体系与乐东县万冲镇人民政府签订合作补充协议,多家企业与荔枝销售商也签订了订购协议,当天成交销售额约1050万元。活动现场也

    2025-04-15 15:19:00
  • “人差点儿吹没了”!景区回应“爬黄山遇风雪寸步难行”!

    近日,不少网友发视频称在安徽黄山遇到大风、冰雹,景区索道停运,多名游客在山上被吹得寸步难行,相互搀扶下山。被风吹得寸步难行“差点交待在山顶”4月12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安徽黄山风景区起大风,游客在山上被吹得寸步难行。多段视频显示,一处上山步道附近刮起大风,由于风力强劲,游客纷纷倚靠在两侧的山体上,努

    2025-04-14 14:39:00
  • 山东聊城:艾草青青产业新

    清明刚过,山东聊城市东阿县铜城街道艾山村的头茬艾草长势正旺,村民房前屋后,皆是满眼翠绿,艾草独有的清香已弥漫山野。过去,艾山村村民依靠摆渡和开山为生。近年来,当地在传承艾草种植传统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艾草文化内涵,走上了农文旅融合的致富路。艾山村,南依艾山,东临黄河,因艾得名。“我们山上盛产艾草,近些

    2025-04-13 22:37:00